走在太阳下感觉身上像着火了,出去分分钟就有中暑的感觉……截至昨天,西安已连续第七天高温,市民备受“烤”验,笑称满大街都是“熟人”。而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情况看,预计到本月25日,西安都没有降雨降温的可能。
此次高温热浪天气和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
昨日,省气象局召开高温干旱天气信息新闻发布会,通报了关中、陕南正在经历的这场持续时间长、范围广、强度强的高温伏旱天气。
据介绍,8月10日以来,我省中南部连续出现高温天气,造成关中、陕南伏旱迅速加剧,关中大部有轻到重度气象干旱,陕南大部有轻度气象干旱。本次高温天气为近年来少有,今日至8月25日,关中、陕南大部无有效降水过程,并将持续35℃或37℃以上的高温天气,干旱范围将进一步扩大,干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。
“在我印象里,1997年我省遭遇了一次长时间的高温天气,当年从5月下旬到9月上旬一直是干旱少雨高温的天气。但在近10年,还是很少见到像今年8月中旬这段高温热浪天气。”省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方建刚表示,此次高温热浪天气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,和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。
省气象台昨日9时3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未来24小时咸阳、西安、安康部分地方将出现37℃以上高温天气。西安市气象台昨日10时1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预计未来24小时西安城区、户县、长安、蓝田、临潼、灞桥地区日最高气温将在37℃以上。
为啥预报的数据和实测地面温度不一样
这两天,有人拿着温度计在钟楼的地面上测出了接近50℃的高温。查看手机软件,温度也在40℃以上。可是,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,西安最高温接近39℃。市民们不仅疑惑,到底哪个温度才是真实的呢?
对此,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明解释说:“我们不能拿地面温度作为标准,地面是经过长久暴晒的,没有任何遮挡物,也没有湿度,在暴晒后肯定会急剧升温。体感温度是一种感觉,它和每个人所在的环境、衣着、体质、情绪等都有关系,不能作为理论数据进行研究,但是体感温度和你密切相关,如果感到热就是热,就需要降温了。”李明说道。
至于手机自带软件的温度,李明说,可以用来做趋势参考,准确预报还是以官方气象台为主,气象台的数据是国际交换的,不存在压低气温一说。
市民希望高温预警增加温馨提醒
“连续的高温让西安人心烦意乱,每天看到的高温预警信号都是一样的内容,以后高温预警信号能不能温馨些,比如提醒大家该怎么穿衣、怎么注意饮食,这样才是为市民贴心服务。”昨日,西安市民李女士建议说。
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预警信号是气象部门统一的制式模式,全国都是一样的,为了保证预警的及时、准确、严肃性,气象部门暂时不会对这样制式的模式做改变。“但是我们以后会注意在门户网站、微博、微信、短信等方式上,给市民更多温馨提醒。”